到那时,中国农业占GDP比重只有8%左右,工业比重下降至38%左右,服务业比重提高至47%左右;城市人口比重在57%;可再生能源比重接近或达到20%,煤炭消费比例降至60%以下,清洁煤技术利用率较高;森林覆盖率23%;人类发展指数达到0.88;本国居民国家发明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三名;中国GDP居世界第二位,GDP(购买力平价,PPP)居世界第一位。
这也表明,实行减排目标并没有影响中国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我国不仅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而且人类发展指数(HDI)达到了世界高水平组。
第二步(2020-2030年):进入CO2减排阶段。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度下降,力争达到2005年的水平。1990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22亿吨,2005年增加至52亿吨。
到那时,中国农业占GDP比重只有5%左右,工业比重只有30%左右,服务业比重接近60%左右;城市人口比重在65%左右;可再生能源比重超过25%,煤炭消费比例降至45%-50%,清洁利用率很高;森林覆盖率24%;HDI达到0.93;本国居民国家发明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二名;中国GDP居世界第一位。
第三步(2030-2050年):到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继续大幅度下降,与世界同步,达到1990年水平的一半。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报告认为,到2050年使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长期稳定在445-490ppm水平,就要使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一半。
到那时,中国农业比重只有2%-3%,工业比重下降至不足20%,服务业比重接近80%;城市人口比重在78%以上;可再生能源比重超过55%,煤炭消费比例降至25%-30%,全部清洁利用;森林覆盖率26%;HDI达到0.98;本国居民国家发明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一名;基本实现绿色现代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真正对人类作出了绿色贡献。
绿色现代化是中国必选之路
胡鞍钢表示,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是一条创新之路,将不同于从1750年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增长与温室气体排放共同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而是在21世纪上半叶创新一种经济增长与温室气体排放下降的绿色发展模式。
绿色现代化是中国必选之路。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绿色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投资绿色能源,促进绿色消费,不仅不会影响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率,还会大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社会福利,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安全、适应气候变化的“多赢”。
与此同时,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最大、发明专利最多的国家,一定会通过和平发展与绿色发展、国际合作与绿色合作,为世界应对气候变化、实现“450ppm稳定”方案、温室气体减少一半作出重大贡献。为了保证全球气温上升幅度不超过2℃,必须在2020年以前将温室相应气体排放相对于1990年时的水平减少25%-40%,并在2050年时实现减少总体排放50%的目标。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