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新闻 > 招商合作 » 正文

管理妙谈:沟通是可以被管理的(上)

发布时间:2011年4月13日 来源:《新智囊》

....

  现在沟通的手段和方法越来越发达,但是感觉在管理上的沟通反而会越来越多,这是什么原因?随着企业管理的发展,沟通在这里的相关作用到底呈现了什么样的变化?比如说技术的推动导致了很多的变化,但是这似乎对于人和人管理的沟通没有起太大的作用,感觉还是不能代替任何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张成林:其实,沟未必能通,管不一定能理。现在很多沟的手段,但是并不通。这个事儿可能信息和理解是要做区分的,也就是所谓的系统思考。这个障碍分成几个,它有一个形象比喻,叫做心智模式的冰山。一般我们看问题只是注重冰山露出水面的这层面的事件,沟通就是在事件层面的信息交换,所以现在媒体关注这个层面,但是现在发生的事和过去一段时间一直发生的事的联系就不太注意了。这个联系可能今天是这个,昨天是这个,前天的事件,上个月、去年、十年前的事件,这中间串起来后就是一个趋势,所以这个叫做冰山上面的趋势。

  人或者社会或者组织都有一种互动的结构,这种结构决定了这个事件要走出去,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体制造成的这种行为,是结构性的,或者是体制层面的问题。在那个层面沟通的话,就又难了一些,一谈到体制的沟通就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关系纠结。最后一层是最深一层,是新的模式,什么造成这样的体制在运作呢,背后有我们看问题的根本的方法、观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在所谓的模式里面,决定了系统冰山形成了这样的结构,产生了这样的趋势,造成了这些事情。可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沟,就是沟在上面的冰山,其实下面不同。

  傅强:现在所沟通的,是心智模式也好,系统思维也好,其实都已经和当年人和人沟通的东西不太一样了。所以这个时候的沟通以及新组织的管理从发展的维度就连接在一起。现在人在创造价值,如果我们沟通不清楚的话,可能价值就没法在组织系统里面进行很好的发展。所以为什么要说管理和沟通在这个新型组织关系中变得至关重要?

  张丽军:我觉得以前在叫“同志”的年代大家的需求相对简单也相对单一,当然是放到组织沟通与管理工作的层面。这个阶段我们的需求比较单一,我们沟通的成本以及我们沟通的信息和被理解之间的偏差就小,它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我们有一个信仰。

  到了新型组织情况就不一样了,人更加强调个性化,所以它这个需求层次就丰富了。个性化的主张以及这种个性的需求,如果没有和组织的需求相契合的时候,可能不存在这种问题,但是现在我们就需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那就要建立共识,要有共同的话语系统,才能实现沟通。这个沟通的话语系统建设就会显得比较有挑战,比较复杂。有的组织可能是领导力直接切入进去,其实是想建立话语系统,去解决这个沟通的挑战,但是实际上我觉得都没有解决好。而“同志时代”信仰会比较统一,沟通的挑战性比较小。而个性化需求没有融入组织,在个性化主张比较强的时候,沟通会变得比较复杂。

  李晨晔:相对来说“同志时代”沟通控制人的行为也比较容易,我记得一个小事件,从清华园坐火车去八达岭,路上正好碰上要背老三篇,所有的人都要站起来,还没背完就到了,第一次坐火车,还没看外面的风景,大家就基本上全站起来。现在新的组织和新的多元文化,商业模式不断的创新,组织形式不断的变化,这一系列的需求导致了个人和组织之间关系和沟通体系一系列的复杂性,反而比那个时候都复杂,沟通的需求和沟通的困惑,也比那个时候要多得多。

4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