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观点评论 » 正文

撰写环境时评者应该学点基本的专业知识

发布时间: 来源:中国节能环保网

....

  提出这种意见的前提,显然是不知道项目的规划环评阶段就必须要解决“从源头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重要制度,可以发挥宏观调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环评的结果关乎项目的建与不建、建设的规模大小以及怎么建等实质性问题”。因此,时评人才会把水电项目为了更严格的进行环境评价,才分步骤实施的环评,认为是“水电建设项目环评分两步做,虽然避免了延误工期的问题,保障了企业的利益”。其实,分步骤环评,本来就是环保部门针对水电项目的提出来的特殊要求。也许时评人建议的意思是认为水电项目根本就不需要再做项目环评,而只要有一个规划环评被批准就可以了。或者是仅仅需要在原有的规划环评的基础上,只要再改写一份项目环评的报告就可以开工了呢?不管时评人的本意如何,这种建议的结果就是如此。因为,他们非要把项目环评提前到与规划环评相连的时间,其结果建立在不能让大型机械进入现场的进行详细勘查的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

 

  附原文《水电项目环评不宜分步进行》

  作者:文雯   来自:中国环境报  发表时间:09-07-03  

  6月11日,环境保护部叫停了华电鲁地拉水电站和华能龙开口水电站,其主要原因是其在未经环评审批的情况下,擅自进行大江截流。从4年前叫停溪洛渡水电站到4年后叫停鲁地拉、龙开口水电站,为何未经环评擅自动工的情况仍然屡禁不止? 

  “未批先建”已经成为我国环评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究其原因,首先是对环评制度认识存在着误区。在某些人眼中,有了“三通一平”的“路条”,项目就可以顺利进行,环评只是一个程序,早批晚批并不影响项目的上或者下。但是从法律和这项制度设计的目的来看,环评不仅仅是程序,而是一项从源头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重要制度,可以发挥宏观调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环评的结果关乎项目的建与不建、建设的规模大小以及怎么建等实质性问题。

  其次,水电建设项目的环评制度有待完善。根据环评法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法律规定的审批部门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批准的,该项目审批部门不得批准其建设,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但是,考虑到水电开发项目投入大、工期长,为了不影响水电站按时投运,2005年,有关部门经过协商确定,水电工程的“三通一平”必须首先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可开展必要的施工前期准备活动,但不得进行大坝、厂房等主体工程的施工。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水电项目建设方却“得寸进尺”,在主体工程环评没有被批准之前就开始进行大江截流等工程。业内专家指出,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要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价,水电建设项目环评分两步做实际上是化整为零,采取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与法律规定不相符。

  事实上,水电项目不同于一般的工业项目,选址大多在群山环绕、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地区。尤其是流域梯级水电开发建设,涉及范围广、因素复杂、周期长,其生态影响具有累积、滞后和不可逆性。即使是前期的“三通一平”,也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更不用说对大江进行截流给整个流域区域所造成的影响了。

3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