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锦标表示,随着生产成本的逐渐下降,光伏发电正在逐步走向平价。
据透露,五年中新增的21GW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将主要集中在“分布式光伏发电”和“金太阳示范工程”两个领域。(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建在用户侧,所生产电力主要自用。具有容量小、电压等级低,接近负荷,对电网影响小等特点。可以应用在工业厂房、公共建筑以及居民屋顶上。按规定,纳入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项目原则上按光伏发电系统及其配套输配电工程总投资的50%给予补助,偏远无电地区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按总投资的70%给予补助。)
公开资料显示,截止到2011年年底,在全国3.6GW的光伏发电总装机中,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只有0.2GW左右。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日前曾在一公开场合称,“到2015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仅分布式一项就将超过10GW。”
国家能源局的官员表示,鼓励发展分布式电站,可以避免光伏发电装机规模扩容之后,可能会出现的并网难问题。
从地域上看,分布式光伏电站主要集中在东、中部地区的部分省市,而这一地区也是中国光伏制造产业比较集中的地区。相比之下,发展集中式发电的青海、宁夏等西部地区,尽管光伏电站遍地开花,但是真正并网交易的项目并不多。
国家能源局官员说,“规划要鼓励的是大城市用户,多鼓励一些与用户相结合的项目,希望允许一些用户自发自用,多余的甚至也可以进行一些交易。分布式光伏电站这两年这个已经取得了不小的突破。而目前在东部的一些地方,实际上最终用户端的电价已经接近1块钱一度。就价格上来说,已经快达到一个临界点了。”
信号
乍看起来,政府此次如此鲜明的鼓励态度,与此前的相关调控政策有些“相悖”。自2009年以来,多晶硅被国务院划为“两高一资”行业,此后部分光伏产品的出口,也因“光伏产品大量出口相当于大量输出紧缺能源”受到限制,而国家发改委也收紧了对新上光伏项目的审批。
吕锦标说,中国一直是光伏的生产大国,却不是应用大国。与欧美国家相比,国内在光伏应用领域还差得很远。此次主管部门调整规划目标,主要考虑是希望刺激国内光伏应用领域的发展。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国和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国。在2008年至2010年的三年间,中国光伏产业迎来了爆炸式的发展。据称,在当时一些企业一天纯利润就可以达到60万。如果按照一个规模为25MW的企业,用国产的设备大约需要投资6000万来计算,只需要100天就可以收回成本。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