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观点评论 » 正文

怎样改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方式?

发布时间:2010年6月4日 星期五 来源:

....

  ■逐步改变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高碳发展模式,努力抢抓机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为今后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新能源、开发低碳技术,成为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低碳减排的一套有力的组合拳


  中国环境报记者 杨立群 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波及世界。面对这场金融危机的冲击,各国在反思中认识到,金融危机的发生最终根源在于发展方式出了问题。为了应对这场危机,英国、美国等国家把开发新能源技术、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应对金融危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我国抓住机遇,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积极探索低碳发展模式。自2009年以来,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迅猛,成为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一个亮点。


  推动低碳减排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开始在我国集中出现。粗放的发展方式造成的资源环境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绊脚石。


  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制约的矛盾?以节能减排为抓手,发展低碳经济是一个重要选择、一个正确方向。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当前,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


  欧美等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低碳发展,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市场先机和竞争制高点,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在全球悄然打响。众多专家学者认为,由低碳经济引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


  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准确判断形势,强调要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发展低碳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可以说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


  2009年9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时指出,中国将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


  200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坚决管住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不仅如此,我国还从本国国情和长远利益出发,本着对世界人民福祉高度负责的精神,制定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和一系列政策措施。


  2009年11月,在距离哥本哈根会议还有10余天时,我国政府做出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国家采取的这些政策措施对于推动低碳减排、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推动低碳减排成为重要的政策导向


  2009年,我国以节能减排为总抓手,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大力支持新能源、低碳技术发展,打出了加快推动低碳减排、转变增长方式的政策组合拳。


  2009年年初,国家从缓解企业困难和增强发展后劲入手,相继制定出台了汽车、钢铁、电子信息、物流、纺织、装备制造、有色金属、轻工、石化、船舶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和实施细则,强调要加强环境保护,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在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中,国家有着明确的方向和目的,即在积极拉动内需的同时,努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据统计,4万亿投资中,投向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的资金约为3700亿元,投向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的资金约为2100亿元,两项合计占到了总投资的近15%。


  5月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出了落后产能淘汰目标和要求。5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下达了18个行业的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其中,炼铁、炼钢、水泥、电解铝等六大重点行业的淘汰任务均大幅超过国务院要求。


  淘汰落后产能政策的一再加严,彰显出了党中央、国务院坚持调整产业结构、减轻资源环境压力、走低碳发展之路的决心。


  煤炭的大量消费,对环境的破坏十分严重。因此,调整能源结构,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增加可再生能源比重,对于我国低碳减排至关重要。


  2009年12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决定》,从新能源发电价格管理到新能源发展的资金支持,都给予了明确规定。


  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出台支持政策。从今年起,山东省进一步加大了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投入力度,省级财政每年安排4亿元,3年共安排12亿元,重点支持太阳能光热及光伏利用、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利用、地源热泵等清洁能源示范项目。上海市出台《推进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行动方案(2009~2012年)》,加快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推动新能源产业持续发展,提升先进制造业发展能级和整体竞争力。


  要实现低碳发展,先进适用的低碳技术必不可少。2010年3月,在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要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


  在国家科技政策的引领下,低碳技术项目、低碳研究中心、低碳产业园区开始建成,低碳经济成为推进我国经济良性发展的新引擎。

2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