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分析预测 » 正文

生物质发电柳暗花明藏隐忧

发布时间:2011年1月7日 来源:中国证券报

....


    宿迁,是目前中国生物质发电项目的密集区,与生物质发电产业有关的争议大多与这块土地有关。而这些争议,远不是任师傅所关心的事。他们夫妻俩每周都风雨无阻地来送料,原因很简单,他们每送一车五吨重的稻壳,就能净赚200多块钱。为电厂送料已成为备受当地农民追捧的营生。


    送料的农民赚钱了,生物质发电厂呢?能否赚钱一度是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的最大疑问,但如今这已不是凯迪宿迁生物质电厂总经理胡锋最担忧的事。有了明确的电价政策以及稳定的燃料供应市场,生物质发电全行业亏损、“赔本赚吆喝”已成为历史。


    然而,燃料成本上涨势头初步显现,布点密集的生物质电厂之间必将再起狼烟。胡锋断定,能否利用科技创新革新燃料采集方式、提高发电效率、压缩综合成本,将成为事关生物质电厂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口!


    技术挡道 自主创新或定“成王败寇”


    如果说燃料供应问题是生物质电厂能否存活的第一道“关口”的话,那么技术升级以及设备成本下降将成为关系电厂生死存亡的下一道“关口”。


    在凯迪电厂,一台从美国进口的全自动“威猛”破碎机正开足马力“大嚼”树枝木块等燃料,上百斤重的树桩照吞不误,而且只需一人在车内操控;而在不远处工作的一台国产破碎机速度和效率则小得多,还需要四五个人一起配合往机器里送燃料。


    “美国进口的破碎机最初要价430万元,后来凯迪控股一次购买了20台,价格降到260万元,但仍然贵得咋舌。”胡锋说,目前差不多性能的破碎机在国内生产不出来,这部分设备成本太高,如果能实现国产化,每台造价将在100万元以下。


    生物质电厂必需的关键设备除了破碎机之外,还包括汽轮机、锅炉等。“生物质电厂要想赚钱,技术上一定要不断更新,老的技术方法不行,必须适应生物质电厂的特性。”


    中节能和凯迪电厂所使用的生物质发电技术从最初的低温流化床技术已升级到如今的超高压流化床技术。胡锋介绍,凯迪控股2011年将在安徽等地相继投产的九台机组将采用超高压流化床技术,设计标煤耗340克/千瓦时,比目前凯迪宿迁电厂的机组度电煤耗少200克。


    以稻壳燃料为例,凯迪电厂目前实现盈利的成本红线是400元/吨的收购价格,然而,这个红线在2009年大打“价格战”时几乎被触及,当时稻壳收购价一度上探到380元/吨,如今采用超高压流化床技术,电厂盈利的红线可能上调到600元/吨,电厂盈利空间也水涨船高。


    崔文春表示,生物质电厂提升盈亏点后,也有利于提高秸秆收购价格,增强农民回收秸秆的意愿,进而缓解秸秆供不应求的局势。


    除了降低能耗、提高效率,在胡锋看来,就连燃料供不应求的“老大难”问题都有望通过技术创新来解决。“现在很多电厂担忧燃料供应不足,是基于目前燃料收集模式效率偏低的前提。”胡锋解释,如果燃料收集模式从以人工收集为主变为机械化作业,燃料收集率将成倍提升,燃料成本走势并非只是“一路爬坡”。


    在宿迁市当地的稻壳、秸秆等燃料年产量中,仅有约20%的收集率,即绝大部分燃料并未得到充分收集和利用。崔文春坦言,有不少农民宁愿让秸秆烂掉也不愿打捆卖给电厂,原因是不划算。每户田地的秸秆总共也就几百斤,顶多卖几十块钱,都不够运费和功夫钱。因此,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燃料收集率的问题大有可为。


    胡锋认为,未来除了燃料成本上涨外,农村劳务成本的上涨势头可能更猛。“供料这个活,赚钱就干、不赚钱就撤。”胡锋表示,农民收入没上去,燃料供应体系就可能大面积瘫痪。


    目前,胡锋正在思考推广机械化燃料收集模式替代人工收集的办法。无论从技术上还是设备上,推广机械化采集都不成问题,而目前在美国等国家,农场的机械化燃料采集模式和技术装备都比较成熟,将其引进国内在技术上不存在难题,但在压缩设备成本方面,国内相关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还有的生物质电厂在考虑将燃料发电之后的灰渣进行开发利用,提高产业链的附加值。例如用于生产肥料、制造墙体汽化砖等,以此降低成本。纪兆银说,中节能宿迁电厂将上一套设备,未来将提供供热服务。届时生物质发电的产业链将得到进一步延伸和完善,而发电成本的降低,将为电厂赢得持续的发展空间。


    胡锋说,宿迁的生物质发电产业,刚刚起步,走了一些弯路,是中国生物质发电行业成长的缩影。未来,谁的技术创新能力更强、燃料供应链更完善、商业模式更新,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谁的技术创新能力更强、燃料供应链更完善、商业模式更新,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邢佰英 刘向东


    宿迁洋河镇村民杨步升开办的生物质发电燃料收购点。


    若不能合理布局,生物质发电产业可能再陷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陷阱,产业很可能长期萎靡。

4页 当前为第 3[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