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今日焦点 » 正文

中国“十二五”节能减碳应坚持高目标—历史经验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1年3月1日 来源:侯艳丽 李晶晶 杨富强

....

    "十二五"经济结构节能空间的潜力很大。图7中,"十一五"的结构节能和技术节能的比重变化是依据目前可以获得的有关数据和资料进行估算的,尽管数据不全,主要的结论仍是可信的。有关研究结论指出,在2020年以前,经济结构变化的节能量比重可以达到60%,技术节能量只占到40%。从2020年以后,技术节能量可上升至50%或更高。"十一五"结构节能量在2006年节能总量中是负18%,2010年估算是负30%。其中节能率比较高的2008年,节能结构的贡献率最高也只达到35%。"十一五"总的结构节能在节能总量少于10%,技术节能占绝大多数。"十二五"将调整经济结构作为重点,显然经济结构节能将会做出举足轻重的贡献。因此"十二五"的节能目标要定的高些,才能指导和狠抓结构节能。

 

 

    "十二五"在贯彻节能减碳的目标时处于比"十一五"更有利的条件。图8是"十一五"能源强度下降20%目标的年进度表(2006-2010)。中央政府在2006年3月的全国人大代表大会上提出能源强度在"十一五"规划中下降20%左右的目标,实际上直到2006年下半年开始全面贯彻实施这一目标。如果将20%的目标按年度目标分配,能源强度的年下降率应为4.4%。由于政策的滞后效应, 2006年度节能目标只达到了2.74%,假定年初就实施贯彻这个政策目标,年度节能率可能上升到3.5%。2007和2008年是正常经济发展,年度节能率分别达到5.0%和5.2%,比预期的4.4%要高许多。2008年底爆发的几十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对经济增长和节能目标的实施冲击非常大。2009年度节能率只达到3.61%。假定2008年底没有发生金融危机,2009年节能率可能上升到5.0。由于尚未有正式公布的2010年节能率,我们假设2010年度达到3%。在中央政府四万亿的刺激经济的投资带动下,地方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十几万亿投资中,相当多的投资投到高耗能部门。如果没有高耗能的过度投资所引起的能源过度消费,2010年达到4.5%的年度节能目标是可能的。 "十一五"能源强度下降估计在18%以上(如蓝色线所示),而假定正常的情况下,能源强度下降21%(如黄色线所示)。如果"十二五"经济正常发展的话(因为全球金融危机不可能每几年出现一次,否则世界经济会陷入一个大调整和大动荡的阶段),"十一五"期间出台的各种节能减排措施进一步完善落实,并在"十二五"期间陆续推出更有力的市场机制和激励措施(价格、税收、碳市场、奖励、碳税等),"十二五"达到能源强度下降20%左右的节能目标是有保证的。

 

 

    节能减碳的高目标才有实际的政策指导意义。如图9所示,1980年到1985年"六五"节能率达到23%,1986年-1990年"七五"节能率11.9%,1990-1995"八五"节能率上升到25.5%,1995-2000"九五"节能率达到26.7%,"十五"节能率是负的1.8%,"十一五"估计达到18%以上。因此,"十二五"节能率定在20%是有历史依据的,是可行的。认真总结从"六五"到"十一五"各个五年规划中节能目标完成的情况。采用算数平均的方法,从1980至2010年的每五年规划的节能率为18%。重化工等高耗能部门在过去十几年飞速发展,如钢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的44%, 水泥占50%以上。据有关部门研究,重化工和高耗能产业的增长速度在"十二五"期间将会放缓。加上政府对房地产的调控和对高耗能产业的调整,能耗增长速度将会降低。如果在"十二五"采用低于18%的节能目标,即靠经济发展的"惯性"就可达到,就会失去了政策目标的指导意义,不利于应对中国面临的各种严峻挑战。

 

4页 当前为第 3[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