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而言,资源化处理餐厨垃圾的技术流派较多,无论哪种政府都支持,”郭祥信分析称,“相比其他方式,资源化处理更能为普通人所接受。”
目前对生活垃圾中餐厨垃圾的处理,有堆肥、通过厌氧技术发电、添加其他原料做饲料的生物转化以及有机处理成生化腐植酸几种。
郭祥信分析说,大的项目主要是餐厨垃圾发电和加工成生化腐植酸。“目前政府对这些项目都有补贴,垃圾发电规模都偏小,项目越小成本越大。”据了解,目前餐厨垃圾发电项目政府以处理一吨垃圾150~200元的幅度补贴。普拉克公司已在重庆等地建有垃圾发电项目,研究人员称规模上还没有大到能自负盈亏的程度。
相比较而言,“打通上下游产业链”的嘉博文模式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案。嘉博文将垃圾处理与农业产业链打通,通过将有机餐厨垃圾处理成生化腐植酸,加工成各种产品进入种植和养殖业,已经在多地实践。
目前,环卫部门收集大型餐饮企业的餐厨垃圾,并不向企业收取费用。“未来,像对待污染问题一样,要实行政府回收垃圾,就向企业收取处理费。同时,建立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规定餐饮企业要签订餐厨垃圾处理合同。就像对待污染问题一样,"谁污染,谁付费"。”一位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产业大跃进
目前垃圾处理的常见方式包括填埋、焚烧、综合处理和堆肥,其中每一个领域都涉及巨大投入和利益。
此前,各地筹划中的垃圾焚烧厂大多遭到居民的普遍抵制,大众闻二口恶英而色变。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传递的信息却显示,垃圾焚烧将成为中国大城市垃圾处理的新趋势。“焚烧”和“反烧”成为对立面。
垃圾焚烧如果处理不善,会产生剧毒物质二口恶英,不能说是一种完美的处理方式。问题在于填埋也不是长久之计。垃圾长途运输非常不合算,就近填埋又会占用城市土地资源,如果填埋技术不完善,同样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甚至会污染地下水源。
“在居民反对和市政压力下,目前多数垃圾靠传统的填埋方式处理。”郭祥信说。垃圾处理一定程度上陷入矛盾境地:不得不处理,但现有处理方式势必带来后续问题。
因此,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的实践越来越受到外界关注。
日前发布的《国家“十二五”环保规划》,承袭“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所有县具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
规划鼓励的技术方向涉及到目前餐厨垃圾处理的所有技术方向,在国家投资的大盘子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政策鼓励下,各地都规划和推出各种餐厨垃圾发电的项目,有些已经很超前,超过了城市实际需要。”郭祥信对本报记者分析。
不过,在企业眼中,多将垃圾处理和新能源产业一起归类为“清洁产业”,他们认为这是未来的机会。嘉博文公司已获得高盛融资,“投资机构早就在这一产业中寻找集团,包括餐厨垃圾处理、发电、水处理等企业都在范围内。”德同资本的一位分析师说。
“总体而言,垃圾处理行业目前都依靠政府补贴,没有达到自负盈亏的水平,更谈不上赚钱,未来一段时间内,肯定也是如此。”谈及可能出现的产业大跃进,郭祥信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