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锂电池遇冷 新能源汽车动力再辨方向

发布时间: 来源:中国节能环保网

....

  对此,中投顾问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员李胜茂认为,近年来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呼声日益高涨,而锂电池汽车发展前景最被看好,因此,各国以及各汽车厂商均把锂电池汽车作为发展的重点方向,在这方面日本更是将其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战略重心进行重点发展。 

  李胜茂表示,我国的车企及相关电池企业除了要推进镍氢电池产业化之外,更应该把目光放的长远些,投入人力、物力进行动力锂电池的研发,并保持对燃料电池的技术跟进,为占领更广阔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做好准备。毕竟,新能源车给中国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与国际汽车业同时起跑的机会,这个机会一旦错过,后果将不堪设想。 

  新规则提高行业门槛 

  除了对新能源汽车的种类进行了划分,新准入规则的另外一大意义则是制定了行业门槛,令新能源企业今后有规可循。 

  根据新准入规则,新能源汽车企业应当是发改委公布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内汽车整车生产企业或改装类商用车生产企业;新建汽车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投资管理规定先行办理项目的核准或备案手续。 

  对此,中信证券研究部汽车分析师李春波表示,新进入企业,必须按照《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要求,报发改委核准,获得传统汽车“准生证”,如此投资总额不低于20亿元人民币。今后想进入新能源汽车行列的难度加大。 

  国泰君安替代能源研究员王稹认为,从以前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并无规定到现在设置了行业门槛,这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从车企的研发能力、质量一致性的要求来看,新能源汽车的行业门槛事实上已经提高了。“该准入规则把铅酸电池产品也列入成熟期产品,而目前全国各地生产铅酸电动车的小企业星罗棋布,并且部分已经获得了当地政府的许可,允许在当地上路。但从规模上看,这些企业又不符合门槛的要求。” 

  奇瑞汽车副总经理袁涛上周表示,“对于成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产品的可靠性和一致性是最重要的,而要保证这点,就必须进行大量的测试,整车厂和零部件都要经过长期的配合和测试。”因此对工信部管理规则中申请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属于起步期或发展期技术阶段的,需要提交售后服务方面的承诺这一点,他表示非常认可。 

  上汽和长安有关人士上周均表示,很赞成新能源汽车厂家和产品的准入门槛“一开始就要高”。新准入规则的颁布,对这些已抢建新能源汽车基地的企业来说,极为有利。今年以来,北京新能源汽车基地、重庆新能源汽车基地纷纷成立、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投资的“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在2009年4月正式落户天津西青区。武汉东风电动汽车产业园随即也在6月揭牌。再接着上汽集团和旗下上市公司上海汽车(600104)共同投资的上海捷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捷能)也正式揭牌运营。 

  “事实上,以电动车的开发技术来看,中小企业手上也掌握很多的领先技术。”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动车辆专委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王天顺这样告诉记者,但新准入规则将把这些规模较小的企业挡在了门外。    

3页 当前为第 3[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