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订单锐减,年产可达1000吨的产能,实际仅利用了20%……今年年初,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这一切,四川阿波罗太阳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阿波罗)常务副总裁王献峰始料未及。
令他更加一筹莫展的是,销售不旺给阿波罗带来了比较严重的流动资金困难,而此时公司此前已经订购的机器设备却正等待付款提货。“我们找过好多家银行,他们也到企业实地考察过,但在综合考虑后,都没有给我们发放贷款。”王献峰向记者回忆说。
转机来自于“成都市双流县有关部门的协调”。最后,阿波罗公司终于从中国银行获得1000万元贷款,解决了流动资金不足的燃眉之急。相关政府部门的动机很明确——对于急欲在太阳能产业上一展拳脚的成都来说,在阿波罗这样一家具有一定规模和研发能力的本地太阳能企业,政府显然有必要施以援手。
记者获得一份名为《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研究报告》的成都市经委内部报告显示,到2010年,当地政府准备在光伏发电系统、光热发电系统、光伏储能系统、光伏配套等领域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
目标1000亿
根据规划,成都将加快太阳能热发电示范电站的建设,建立太阳能研发中心,促进太阳能热发电产业链的形成,以及做大做强光伏产业链,打造光伏产业集群。具体则包括光热电站建设、光热设备制造、光热发电研发中心、晶体硅电池组件、薄膜太阳能电池、聚光光伏、光伏发电系统、光伏材料、光伏配套等九大细分产业。在这个雄心勃勃的新能源宏图中,距离市区分别有17公里和28公里的双流县、新津县逐渐被推至成都太阳能棋局的大前方。
记者获得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双流县的太阳能产业实现产值6.8亿元,并签约注册项目6个,协议投资38.8亿元。同时,该县也正在对接太阳雨集团、德国赛锡科技、钟顺科技、乐利士等9个太阳能项目。根据规划,到2017年,成都市将形成以双流工业集中发展区为核心,新津为原材料配套基地,打造千亿新能源产业基地。成都市经委一位人士表示,成都在发展太阳能产业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细分领域,提出了不同的发展策略和目标。“就多晶硅而言,成都与无锡、江西等地确实存在不小差距,我们将以追赶的心态发展项目。”该人士表示。
为了缩小与国内其它地区在多晶硅产业上的差距,引进国内外龙头企业成为成都自然而然想到的办法,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下属的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在成都的投资项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据天威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黄奉康介绍,在落户成都之前,天威在西部投资了两家成熟的太阳能企业,一是位于四川乐山的四川新光硅业科技有限公司,年产多晶硅1260吨;二是具备光伏应用经验,并且在国内外也有不少项目的西藏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黄奉康表示,在太阳能产业链条上,上述两家企业分别从事的是上游的硅料和下游的系统安装,而天威在成都的投资主要是围绕着中间的硅片加工、组件生产等环节进行产业布局,进而形成上游、中游、下游完整的产业链。记者从上述成都市经委的内部报告中获悉,天威集团在成都将涉足晶体硅电池组件等五大领域,其在双流的产业园区分三期进行建设,总投资为72亿元,一期工程完工后,产能分别达到硅片200兆瓦、电池100兆瓦、组件60兆瓦。目前,二期已经开工建设。“我们现在都是满负荷生产。”黄奉康表示,去年金融危机开始时,其在成都的组件才刚投产,硅片甚至还没投产,没有存货贬值压力,“所以企业的包袱也没那么大”。
此外,天威集团下属的天威硅业还在新津县规划了一个3000吨高纯多晶硅项目。黄表示,该项目在今年10月份以后将会陆续投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