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济政策转向调控产能过剩之际,低调潜行多时的环保部门将再次担纲急先锋的角色。
一些地方环保部门已经开始向产能“过剩”和“两高”行业动手,在钢铁大省辽宁,环保部门对小钢铁厂开始了铁腕清理。而在中央层面,多个部委针对新增投资项目和 “两高”行业的环保督察正在30多个省区展开。
督察的结果让环保部门不满。国家环保部一位官员称,官方将根据督察结果出台相应的惩戒措施。
在此前的8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并提出要利用市场、环保、土地等手段防范产能过剩的风险。这被认为是宏观调控的明确信号,而环保政策作为调控工具将再次走上前台。
辽宁铁腕治铁
日前召开的辽宁省钢铁行业专项整治情况调度会上,辽宁省环保厅副厅长赵长富要求各地环保官员抓紧做好钢铁企业摸底调查工作,以便把钢铁行业专项整治落到实处。
他用“老账未清,违规新建,环境违法问题突出”描述了该省钢铁业的混乱现状。
在前不久,辽宁省环保部门已经对钢铁行业下了“重手”。环保部门突击检查了84家钢铁企业,发现21家企业无审批手续。环保部门勒令其中30家企业停产,另外15家则被取缔。
检查发现了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是钢铁企业无序扩张问题比较严重。“仅仅在本溪、丹东等5市时,我们就发现了违规新建的13家钢铁企业”。
另一个问题是,就像很多人担心的那样,很多项目在金融危机的掩护下降低了准入标准。“如本溪坤精密铸造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钻政策空子打擦边球,以铸造名义违规建设小高炉。”
此外,环保官员们发现,产能落后、工艺落后、设备落后的小钢铁又有反弹趋势,个别地区小钢铁死灰复燃的问题相当严重。
“一些群众向环境保护部反映,说沈阳、大连、鞍山、辽阳、盘锦等地有20多家小钢铁企业环境违规。从检查情况来看,群众反映问题是真实的。”赵长富说。
这种状况让他感到担心,因为已经检查的只是辽宁省钢铁产业的一小部分。该省至少还有200多家钢铁企业的情况没有报告。
赵长富要求各地环保部门加快清查钢铁行业环境违规的情况,并列出分期分批淘汰时间表,按计划实施关停。“对恶意违法、拒绝整改的企业坚决公开查处一批,曝光一批,挂牌督办一批。”
环保走向前台
在更大的范围内,新一轮的环保风暴也在酝酿之中。
由八个部委组成的环保督察工作正在进行之中,预计将于11月底收尾。这次大规模的环保检查将对四万亿计划出台以来,新增投资项目落实环保政策的情况进行摸底,包括钢铁在内的“两高”行业和“过剩”产业均是调查的重要内容。
地方汇总的调查数据显示,“一些高污染、高能耗行业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突出,尤其是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设备等行业,无序发展的问题比较严重。”环保部一位官员对记者说。
就像在辽宁出现的问题一样,一些已经列入淘汰名单,或已经关停的企业又恢复生产。
针对日前频发的环境污染事故,环保部部长周生贤上周专程赶到事发地陕西省进行调研。在上周三召开的全国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周生贤表示将集中检查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污染治理和环境安全隐患,“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坚决予以取缔。”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