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十二五”节能减排指标将分到企业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8日 来源:中国能源报

....

    今后会像强制“脱硫”一样实施强制“脱硝”


  “‘十二五’期间,国家节能减排的指标将分解到企业头上。” 12月2日,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高东升在 “碳金中国策论坛”上表示,“十二五”约束性指标的分配对象将由地方政府转向行业和企业,国家重点监测考核的企业数量可能由“十一五”期间的1000家调整到3000家甚至5000家。


  “未来要把80%以上的企业纳入到我们的管理范围。”高东升希望,企业能由“被减排”走向“自觉减排”。


  企业应加强与政府互动


  “中国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承担着巨大的压力,责任在于企业,出路也在于企业。” 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副司长孙桢在论坛上指出,在资源环境领域,行政手段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今后需要加强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在低碳经济的竞争中,要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关系。


  “比如碳排放交易体制的建立、碳捕集和封存技术的应用,” 他说,“没有政府与企业的顺畅合作,结果简直不可想象。”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对这种合作关系的重要性表示了认同。他认为,这种政府与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应该是互动的、积极的,中国企业应当从被动服从或者主动配合,走向积极参与,甚至主动游说。


  “政府很多政策是非理性的。”他指出,为实现“十一五”约束性指标,地方政府拉闸限电、停产限产等强制性行政手段不利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经营,更不利于老百姓的正常生活。


  “因此,在实现低碳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不但应该主动配合,更应积极参与,不光要给政府以反馈,甚至还要适当给政府加压。” 潘家华说,唯有这样,企业才有可能在第四次产业革命中,找到引领行业发展的机会。


  孙桢建议,未来的减排机制安排应鼓励诚信者。“比方在将来普遍开征碳税时,政府可以对诚信企业适当减税,以促进二者的合作。”他表示,企业的可信度将大大降低管理成本。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近日表示,经初步估算,今年前三季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3%左右,“十一五”节能目标有望如期实现,而减排目标已提前完成。但是,近来各地纷纷拉闸限电、停产限产的现象表明,“十一五”约束性指标的及时完成,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行政力量的推动,在行政问责和行政处罚等手段的高压下,地方政府和企业被迫做出了节能减排的姿态和行动。

2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