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观点评论 » 正文

世界能从坎昆会议得到什么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8日 来源:中国能源报

....

    “人们对于坎昆气候大会的期待是如此之低,以至于谈判代表们不想谈出超出期待的成果都很难。”英国《金融时报》首席政治评论员菲利普·斯蒂芬斯的这番评论,定下了坎昆气候大会的舆论基调。与一年前的哥本哈根相比,坎昆丢失了彼时的热闹和排场,但却保留了同样的难题:减排承诺、气候援金和绿色技术共享,以及一份具有约束力的全球减排协议。这里面争议最小的当属气候援金,它很可能会是本届气候会谈的唯一突破口。而在原本被认为相对平静的大会前半段,日本突然提出“永不”就《京都议定书》第二阶段承诺减排目标,使得当前世界唯一一份具有约束力的减排协议“危在旦夕”,“双规机制”前途难卜。


  低调却更务实


  “二战后最重要的国际多边谈判”哥本哈根气候大会高开低走让世界舆论唏嘘不已,国际气候谈判的复杂和艰难使得各方普遍看淡坎昆气候大会的前景,最直接的体现是参会人数比去年少了近一半,而去年受到极大关注的“首脑峰会”也将不复存在。确定出席坎昆气候大会的20几个国家领导人大多来自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很多人认为他们的出现只是为了给“兄弟国家”墨西哥增添人气。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在坎昆气候大会召开前夕评论称,过分的媒体关注和炒作被视为导致哥本哈根大会“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100多位国家首脑齐聚一堂制造了空前的政治谈判空间,但领袖们也因此变得畏首畏尾,每一个举动都会被媒体无限放大。本次气候大会关注度明显下降,这或许不是坏事。


  坎昆气候大会召开前,大部分谈判代表,包括联合国官员均表示不能怀着“毕其功于一役”的心态进行谈判,对减排承诺或者气候协议鲜有提及,但都认为气候援助基金、森林减排是坎昆的突破口。


  气候援金如箭在弦


  在11月29日开幕式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坎昆气候大会主席、墨西哥外交部长埃斯皮诺萨表示,坎昆大会的底线是坚持《哥本哈根协议》。作为去年气候峰会的唯一成果,《哥本哈根协议》约定发达国家要在2010至2012的连续3年中,筹集300亿美元气候援助基金,2020年以前增加到每年1000亿美元,用于帮助最不发达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从坎昆气候大会首周传出的消息来看,这个约定距离实现并不遥远,但也不是触手可及。


  12月1日,日本、欧洲和美国分别公布了今年通过各种渠道筹集到的气候援助基金,总计99亿美元,相当于完成了今年的任务。具体说来,日本将贡献53亿美元,欧盟27国29亿美元,美国17亿美元。但这并不意味着谈判会很轻松,因为发达国家认定资金援助的前提是“透明”,即要求欠发达国家的自主减缓行动要做到“三可”: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资金、技术、减缓和适应并列为国际气候谈判的四大核心问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菲格雷斯曾表示,如果各方能在资金、技术转让的问题上达成共识,坎昆会议就是成功的。

2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