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就是末端拦截。尤其是南方种水稻的时候,要田间排水,要晒干,叫做烤田,有这样的生长阶段,它必须要把田里的水排出去,这时候最好是用田边地头的沟渠,因为排出来的水都是富营养的,暂时存放,然后在需要灌溉的时候再灌回去,如果直接排到外部的水体或者是饮用水源地就会造成了富营养化,造成污染。
还有就是在需要保护的敏感水体和农田之间有一些缓冲带,有一些拦截区,就是拦截这些富营养的水体,有的是工程措施,缓冲带的工程措施。像太湖的保护,在太湖周边和农田之间,有的小的沟渠可以拦截住,就能够保护到目标水体。
主持人:刚才说到化肥使用适当,对整个农业生产过程是一个促进作用。化肥使用后有没有废弃物?比如说包装袋。
单艳红:化肥方面不存在这个问题,但农药会存在这个问题,农药本身是有毒的,在包装上存在合理处置的问题。
主持人:好的,下面请卜研究员给我们谈谈农药导则的情况。
卜元卿:刚才主持人谈到农药包装袋的废弃物问题,我们从这儿谈起,农药包装袋确实存在处置的问题,因为化肥对庄稼来说、对地来说至少是一个营养品,我们营养品不能吃得过剩。但农药是药,我们中国有一句老话是“是药三分毒”,那农药是给谁吃的呢?是给庄稼的害虫吃的,吃了药之后让它死掉,显然农药对环境的危害更大。这就是我们环保部为什么要制定《农药使用环境安全技术导则》的一个原因。因为农药在使用之后的监管,这块基本上还是空白,所以我们标准的提出弥补了这块的空白,在我们这个导则当中,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用药的原则,怎样用药?
第一个原则是要保护环境的安全,要有环境的友好性。第二个原则是科学用药,因为中国这么多人,要保证良好安全的问题,粮食的产量还是要保证的,不能被害虫都吃光,我们还是要科学得用药。
在导则中的第二部分内容,我们怎样用药、用好药保护好环境、保护好土壤、保护好饮用水、保护好环境生物,也保护好我们的食品安全、粮食安全。
最后一部分内容是农药使用,我们从管理的角度应该做哪些措施,来保证前面的技术能够很好地顺畅执行下去。主要是这么几块内容。
主持人:刚才听了几位的介绍,让我们深受启发。最后想请刘司长来跟我们谈谈环保部对农村环保科普的“十二五”工作蓝图。
刘志全:“十二五”是我们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们农村环境保护快速发展的一个时期,因此我们针对农村的环境保护科普工作,我们将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持续开发农村环保科普,图书和系列影视作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饮用安全、科学使用化肥农药、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村镇生活污染防治、沼气等新能源使用、秸秆综合利用、绿色食品生产等为重点内容,打造农村环保科普系列作品。把这些作品向全国进行扩散。这是从顶层上开展工作。
二是我们制定了一个目标,继续持续推进农村环保科普工作,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持续开展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计划,这个科普行动计划是我们的一个品牌,历时很多年了,我们会继续推进这个品牌。我们力争到2015年全国50%的省市主动在开展“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探索农村环保科普工作深入开展的长效机制,想把这项工作再扎实推动起来。
三是加强农村基层环保科普能力建设。向农村中小学、村党员活动室、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文化站和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农民合作组织,赠送环保科技知识图书、展教品,发展乡村环保科普活动场所;针对农业教育、科研、推广工作者和行政干部开展农村环保科普知识讲座和培训;建设能够在基层,特别是深入农村和西部地区开展环保科普活动的志愿者队伍。这是从能力建设上来讲的。
四是打造农村环保科技传播媒体品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推动环保科普的宣传和扩散。应该说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我们既要发挥政府部门的作用,还要动员中介机构和企业家、社会和市场的力量来推动公益性工作的开展。应该说“十一五”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十二五”我们将在这个方面加大力度,探索政府、市场、社会共同推进公益性环保科普工作,形成这样的一个局面。特别是推动“三农”问题,配合国家在“三农”问题上起到促进的作用。而且把创作不同的宣传产品,向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民族地区扩散。
最后我们要集成和共享农村环保科普资源,我们“十二五”在开发建成数字化环保科普信息资源库和共享交流平台,集成国内现有环保科普图书、期刊、挂图、音像制品、展教品、文艺作品以及图片等各类科普信息,通过互联网为社会和农民提供环保科普资源支持。当然我们在科普资源方面还会尝试把我们现在科学的成果和项目,在项目的产出的时候,探索产出的时候同时产出科普的产品,现在也开展了这方面的尝试,我们和中国科协也想在这个方面,包括与科技部一同推动这项工作。
谢谢人民网提供这个条件,也是对我们环保工作的支持。
主持人:再次感谢三位接受我们的采访,让我们对环保科普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了,感谢您的收看。再见。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