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观点评论 » 正文

中国发展观察:温室气体全球减排博弈

发布时间:2009年9月10日 来源:资源网

....

    在3月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简称国研中心)内部的温室气体排放专题学术午餐会上,刘世锦介绍说,全球气候变化问题95%以上是由于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引起的。但也有少数科学家撰文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是气候规律性的变化,与温室气体的排放关系不大。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已经不是单纯的科学问题,而是上升为国际政治问题。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不存在地域间的区别,无论哪一国排放多少温室气体,其排放造成的危害均由地球上全体人共同承担。所以,要控制温室气体的有限排放,就要求全球各国来共同努力严格执行一套完备的温室气体减排方案。 

    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 

    遗憾的是,美国前总统布什在2001年上任伊始就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理由是议定书对美国经济发展带来过重负担。同时,布什还表示对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温室效应表示怀疑。温室气体排放大国美国的退出,议定书的实际效果如何颇受关注。当时,有人甚至认为,缺乏世界头号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的参与,国际社会不可能制定出有效地针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另一方面,美国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各国对我国排放快速增加的关注。然而,美国政府同意签署巴厘岛路线图,意味着美国将重新参与到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工作中来。5月19日,奥巴马政府宣布关于气候变化方面的新政策,其中包括首次设定国家废气排放标准。同时奥巴马发布车辆污染和燃油效率问题新标准,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根据新的标准,汽车和小型卡车的平均油耗,将从现在的每升汽油行驶11公里,提升到每升15公里左右。白宫方面预计,新标准将将使美国在2012年至2016年间减少使用原油18亿桶,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也将减少9亿吨。国研中心发展部刘培林博士接受《中国发展观察》记者采访时认为,“美国的这一态度促使中国的减排问题必然会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如何在国际社会中既能发挥对人类可持续发展负责任的态度,又能制定出充分保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的国际公认的减排理论和解决方案,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 

    建立国家排放账户方案 

    国研中心就“应对全球气候”成立以主任张玉台为总负责人,副主任刘世锦为组长的课题组,并提出卓有建树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理论框架和解决方案——建立国家排放账户。课题组在今年第三期《经济研究》杂志上发表题为“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一个理论框架和解决方案”的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通过建立各国温室气体排放账户来实现全球减排这一理论框架和解决方案。据该文的初稿执笔张永生博士介绍,中国近年来由于新增温室气体排放的数量大于西方发达国家减排的数量,因此中国受到的国际社会压力较大,造成这一问题关键就是,我国没有一个建设性的理论框架和解决方案,有理说不出,这也是他们做这一专题研究的初衷。 

    “建立国家账户”方案力图克服《京都议定书》的缺陷,同时又保留其优点。在该方案中,通过明确界定各国排放权来为各国建立起“国家排放账户”,使“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得以明确界定,所有国家均可以纳入全球减排协议。与此同时,这一方案对现有各种国际合作机制和国内减排机制则具有高度开放性和兼容性。参与方案讨论的刘培林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提出的这一套方案首先体现了‘公平’,这样算下来以后,我们中国并没有占多少便宜,但是也不能吃亏,像发达国家以前排的多,以后就得少排,发展中国家反之。” 

    “建立国家账户”方案包括三个步骤:(T0代表过去——工业革命或其他时点,T1代表当前,T2代表未来某一时点列——2050年) 

    第一步:根据目前大气层中温室气体总的累计留存量以及人均相等的原则,界定T0-T1期间各国的排放权。各国排放权与实际排放之差,即为其排放账户余额。这样,我们可以为每个国家建立起“国家排放账户”,并将超排国家模糊不清的“历史责任”明确转化为其国家排放账户的赤字,欠排国家的排放账户余额则表现为排放盈余。每个国家排放账户上的余额,明确代表各国的“历史责任”或权利。  


    第二步:科学设定T1-T2期间未来全球排放总额度,并根据人均相等的原则分配各国排放权。每个国家在T1-T2期间新分配的排放额度,加上T0-T1期间的排放账户余额,即为该国到T2时点时的总排放额度。  

    第三步:建立包容开放、多元化的国际合作机制和国内减排实现机制,对各种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国际、国内方案持开放态度,鼓励其相互竞争,但这些方案的效果,均要最终反映到各国排放账户余额的变化上。这样,现有国际合作机制和国内减排机制就可以广泛包容在国研中心课题组方案之中(IETS、JI、CDM、国际减排公共基金等)。 

    国研中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课题组认为:目前关于温室气体减排的讨论,大都假定减排与经济发展存在两难冲突,随着技术进步,特别是新能源领域的创新加快,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逐渐替代传统高排放发展模式展现出巨大潜力,新技术之所以涌现,是因为市场为这种创新活动提供了赚取利润的机制。如果各国排放权能够得到明确界定和严格保护,并建立起相应的市场交易机制,则减排就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行为,这将为低碳技术和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长远来看,温室气体减排将会使人类社会更加繁荣和可持续地发展。 

2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