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观点评论 » 正文

中国环境报:完善污染救济助推环境维权

发布时间:2009年9月12日 来源:中国环境报

....

完善污染救济助推环境维权  
 
            ——谈日本公害健康被害救济制度带来的启示 


  近来,陕西凤翔铅污染事件等一系列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使污染受害者的索赔及救济又一次成为社会热点。污染受害者应如何获得赔偿?国家应该设定哪些救济途径?记者采访了北京理工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罗丽。

  罗丽指出,由于目前在我国行政责任制度中,缺乏有效救济污染受害者的行政处理机制和及时救济污染受害者的救济制度,“针对一些地方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赔偿,通常是由当地政府从财政支出,这不仅没有追究肇事者的责任,还会造成社会不公。”

  罗丽认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建立和完善了公害健康被害补偿制度,不仅及时、迅速地救济了公害事件受害者,而且及早地投入到公害保健福祉事业和公害健康被害预防事业之中,在公害健康被害救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为我国提供借鉴。

  日本公害健康被害救济有哪些途径?

  民事救济与行政救济并存是特色

  罗丽说,从日本有关法律规定来看,公害受害者实现救济的途径包括行政救济、民事救济和刑事救济3种。

  她指出,在行政救济方面,日本较早就通过法律确定了公害病,并对公害病患者进行行政救济,即建立起公害健康被害补偿制度。政府向经营可能成为公害原因的企业活动的全国企业者征收污染负荷量赋课金作为财源,由公共行政机关采取简易程序设定公害病,并迅速切实地进行公害受害者的救济。如1973年10月日本公布的《公害健康被害补偿法》,确立了公害健康被害补偿制度。这部法律明确规定了公害健康被害人的救济条件、救济程序、补偿给付、资金来源和公害保健福祉事业与预防事业的建设等内容,对于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公害病患者本人的申请,经由都、道、府、县行政长官的认定,就可以获得疗养给付及疗养费、残疾补偿费、遗族补偿法、遗属补偿费、遗属一次性补偿金、儿童补偿津贴、丧葬费等公害健康被害补偿给付。

  罗丽说,在刑事救济方面,日本以特别刑法的方式规定了制裁环境犯罪的内容。《关于危害人体健康的公害犯罪制裁法》不仅包括处罚危险犯、确立“两罚”原则,还确定了因果关系的推定原则等,这种率先以特别刑法制裁环境犯罪的方式,开创了运用刑法保护环境的先河。对于日本著名的“四大公害事件”之一的熊本水俣病刑事事件,法院就适用这部法律,判定了责任人业务过失致伤罪或过失致死罪。这些法律规定在严厉制裁环境犯罪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环境和人体健康。

  据罗丽介绍,民事救济则是指公害受害者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请求加害人承担损害赔偿民事责任。日本的环境侵权民事诉讼由来已久,特别是“四大公害诉讼”以来,日本逐步形成了追究公害加害人民事责任、救济公害受害者、恢复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促使环境再生等为主要内容的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

  她指出,在日本,环境侵权事件发生时,污染受害者还可依据《公害健康被害补偿法》等法律,通过行政程序,及时、迅速地获得公害健康被害补偿救济,而民事救济与行政救济的并存、同时发挥其救济受害者作用的救济模式,也是日本公害健康被害救济的一个特点。

2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