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首批EMC节能量审核机构出炉 天津加速低碳金融步伐

发布时间:2011年3月1日 来源:《新金融观察》

....

    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有没有一种方式,能让企业‘零风险’地收获节能技术改造所带来的效益?同时又让项目的节能投资达到最科学、最完美的节能效果呢?


    据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的估算,节能市场总规模约为4000亿元。未来几年,我国合同能源管理业务有望保持30%-40%的高速增长。合同能源管理在我国属于新兴事物,但作为生产服务行业的一个分支,又与节能减排的大环境契合,发展空间巨大。随着整个节能市场被撬动,受益的企业将远远不止合同能源管理企业,而将演变成整个节能环保产业的“盛宴”。


    据新金融记者了解,目前天津市已决定利用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投入补贴1亿元用于奖励天津市节能改造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截至2011年6月,天津市将计划完成总计34万吨标煤节能量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节能成为“零投入”


    说起节能减排,企业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花钱和投入,其实不然,好的商业模式完全能让节能成为“零投入”的好买卖,而合同能源管理就是其中之一。


    2011年2月21日,天津首批合同能源管理节能量审核机构出炉。这是天津市为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规范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节能量审核工作,经过专家会议评审并结合天津市实际情况,由天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财政局和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文件,指定5家第三方专业节能量审核机构从事天津市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节能量审核工作。


    据新金融记者了解,这5家第三方专业节能量审核机构分别为:天津市节能技术服务中心、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究院、通标标准技术服务(天津)有限公司(简称SGS)、天津建科建筑节能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天津市农机系统能源利用测试站。其中,通标标准技术服务(天津)有限公司作为唯一一家具有外资背景的第三方审核机构成功入选,这意味着 SGS 将作为被认可的专业审核机构为天津市政府和广大企业提供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客观的节能量审核服务。


    “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机制。”中国能源协会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在这种机制下,耗能企业无须投入额外的资金,只需与专业节能服务公司签订一份合同就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能达到节能服务公司与能耗企业间的“双赢”局面。因此,业内人士也称它为节能减排的“免费午餐”。


    值得注意的是,不要因为大家称它为“免费午餐”就低估它的价值。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2010年我国全年发电量41413亿千瓦时,按5%减排目标算,每年可以节省的电费达2300亿元。节能服务公司一般按3%收取管理费,仅管理费规模就超过1200亿元,而这还不包括节能产品生产商和社会综合效益。


    据SGS负责低碳与能效领域的相关专家表示,合同能源管理在发达国家已普遍推行且是运用市场手段促进节能的服务机制,节能服务公司与用户签订能源管理合同,为用户提供节能诊断、融资、改造等服务,并以节能效益分享方式回收投资和获得合理利润,可以大大降低用能单位节能改造的资金和技术风险,充分调动用能单位节能改造的积极性,是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

2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