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中国建筑节能发展模式 创新建筑节能发展模式

发布时间:2010年3月17日 来源:

....
   


  2、金融政策 

   
  实施差异化的贷款利率。由于节能设备投资、运营、管理的一切投资都由节能服务公司承担,所以雄厚的资金支持或畅通的融资渠道是他们存活的必要条件。但我国节能服务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信用度不高,企业掌握的优质资产不多,抵押能力受限,同时多数建筑节能项目回收期长、风险大,不符合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经营原则,节能项目总体效益再好也难以获得商业金融机构的青睐。建议赋予银行一定的利率自主权,允许银行对节能服务公司的贷款收取高于一般建设项目的利率,以此来平衡其给节能项目放款所承担的高风险。 

   
  建立建筑节能融资平台。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专门的绿色建筑基金或建筑节能基金。基金通过提供贷款担保、贷款贴息等方式给予节能服务企业以融资支持;通过宣传、贷款风险补偿等方式提高商业银行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认识和放贷积极性,进而增强节能服务企业的融资能力。基金的主要来源渠道除了财政预算列支外,还应吸纳社会资金和国际上的政策性贷款,如:国债资金、国际投资、墙改基金、能源消费税、超额电费加价等等。 

   
  3、综合政策 

   
  制定节能改造计划。针对政府机构对能源消耗缺乏成本压力,对实施建筑节能动力不足的问题,应该对政府机构办公建筑的节能潜力进行评估,提出节能改造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对具有节能改造价值的项目制定强制性的改造计划,并将此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列入政府年度考核内容,实施相应的奖惩。在我国现行政府机构财务管理制度下,节能服务公司不能与政府机构分享节能效益,导致节能服务公司难以为政府机构实施节能项目。应对现行地方财政体制进行改革,鼓励政府机构采购节能服务公司的服务,并且在不增加能源费用的前提下与节能服务公司分享节能效益;允许节能改造费用视同能源费用列入政府机构的预算和采购。 

   
  改革招标采购办法。现行的设计、采购、安装、管理各自为政的模式是导致当前中央空调能耗过高的主要诱因。如果对新建项目全部采用EMC模式进行招标采购,将中央空调采购招标以设备价格为导向改变为以运行能耗指标为导向,则可以化解中央空调能耗过高的问题,还可以破解前期采购设备价格低、后期设备运行费用成倍增长潜在的浪费难题。参与投标的单位由设备生产厂家变为节能服务企业,将原有的设计、采购、安装、管理各自为政的模式,变为由专业节能服务企业统筹管理。为降低能耗并收回投资,在保证用户温度指标及运行时间的基础上,节能服务企业必然采用节能产品及技术,这样将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及鼓励推广高效节能产品。 

   
  改革能耗价格机制。建立建筑能耗定额制度,特别是对大型公共建筑和商业建筑按照建筑面积限定每年的能耗定额指标,对于超出定额部分累进加倍收取电费,增加其经营成本,以经济手段激发商业企业进行节能改造的欲望。增收的电费列入绿色建筑基金或建筑节能基金,用于奖励超低能耗建筑或绿色建筑。 

   
  4、建立碳交易市场 

   
  《京都议定书》提出的“清洁发展机制”(CDM)是由发达国家和非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碳排放交易的市场机制,这种双赢的市场机制催生了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形成,而且规模日益扩大。应该充分利用CDM机制创造建筑节能的综合效益。要对CDM机制与建筑节能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培训,使建筑节能项目的拥有者了解CDM项目及其应用案例,明确建筑节能领域也能成为CDM的受益领域,使CDM专家了解建筑节能领域存在的巨大减排机会。要鼓励金融机构进入碳交易市场,发展碳交易中介咨询机构,并向建筑节能领域开放。要建立建筑节能CDM机制的政策环境,建立碳交易相关制度,保证碳交易合法有效运行。要在建筑节能领域开发适合的CDM项目,以成功项目作为推广CDM机制最有效的案例,从而努力在建设领域营造市场导向、政府推动、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碳交易市场的新格局。

5页 当前为第 5[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