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观点评论 » 正文

国有电力企业遭遇“环评风暴”的隐忧

发布时间: 来源:

....

  由于国家发展政策和项目管理体制上的激烈冲突,6月11日金沙江水电和一些其它工程项目被环保部突然叫停。环保部的这一举动,让整个社会感到巨大的震动。记得前不久环保部的潘岳副部长在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时,曾经认为“环评风暴”不是一种法治的执法方式。如果平时能严格的、正常的执法,就不应该,也不必要使用风暴式的手段去解决问题。因此,环保部这次不得不再次叫停工程刮起风暴,不能不引起人们广泛的猜测。

  特别是针对水电这种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工程而言,出现环保叫停的风暴似乎就更难让人理解。应该说,它是我国国家发展政策与管理体制的一次严重冲突。因为,国家政策支持水电开发是明确的,但是,在实际当中水电的开发又遭遇到了管理体制上的严厉限制。据统计,自从2007年底以来,国务院就从未核准过任何一个大型水电项目(除了三峡的扩机增容和抽水蓄能)。因而导致国家理论上应该积极开发的水电,在实际当中常常不得不被无缘无故的搁置,迫使开发企业必须做出自主的选择。要么全面停工停产,让国家财产遭受巨额损失。要么就违规操作,打政策的擦边球,一边继续施工,一边等待政府有关部门的审批手续。

  违规国有企业得到底错在哪里?

  面对突如其来的严厉处罚和社会上的各种各样的批评,作为国有企业确实感到很“冤”。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开发水电本来是他们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的开发过程中,他们也始终都是按照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有序开发水电的精神,尽可能地按照规范的要求,及时地申报各种手续、文件。对于环保方面提出的各种要求和整改措施,他们也从来都不敢怠慢的落实、实施。因此,他们也已经得到了项目前期施工的“路条”。显然,既然已经被容许合法开工,环保部所批评的“跑马圈水”、“遍地开花”和干支流“齐头并进”的种种问题,对于一个取得了前期工作合法路条的工程来说,都是不大可能成立的。对于工程的环境影响,也并不应该存在什么问题。因为这些工程是属于已经经过正式批准的国家规划项目,实际上早已经通过了项目规划的环境评价。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都早已经有了审批和结论。一般情况下,接下来的项目环评,不可能会出现与原来规划环评相矛盾的结论。

  然而,企业在前期工作开始后,所申报的材料,却莫名其妙的迟迟得不到答复。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不过也采取了社会上比较常见的“未批先建”的方式来确保施工工期。想不到就遭遇到异常严厉的处罚。很多人都想不通,为什么政府的监管,偏偏对我们国有的水电开发企业表现出异常的严厉?

  环评风暴的根源是水电已被妖魔化

  笔者认为:表面上看叫停金沙江水电的环评风暴的原因是开发企业违规“未批先建”,但实际上,真正的根源应该是水电被严重妖魔化。本来按照正常的水电开发程序,金沙江水电项目从2005年启动后,就应该按部就班的展开各个梯级电站的水电开发建设。但是,由于电力体制改革后国内外极端环保组织,利用各大电力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无心也无力与他们绞缠的机会,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编造谣言,拉拢媒体,干扰、破坏中国的水电发展。几年下来,整个社会舆论已经被严重误导。各种污蔑水电的谣言广泛地在社会上流传,水电的形象已经严重被妖魔化。而且其范围不仅影响到社会公众,高级知识阶层甚至已经影响了我们的领导和决策层。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即使具体的政府管理部门想批准水电开发项目,也不得不考虑考虑社会舆论阻力和有关领导的意见。客观地说,近几年来政府搁置水电的审批的原因,往往不是具体的水电项目都不符合环境要求,而是因为水电被严重妖魔化,批准开发水电的社会舆论阻力太大。

  这样,对于一些此前已经开展前期工作的水电项目,必然会给了包括环保部在内的具体政府管理部门出了一道不小的难题。按照各种审批程序,他们应该在合理的期限内,通过各种手续,保证工程的合理工期和进度。但是,由于社会舆论阻力和领导意图又不敢轻易放行。面对等待审批的企业,他们不仅找不出什么不能批准的理由,而且,很多政府官员还不得不帮助开发企业出主意、想办法。争取早日获得公众的认可和上级的通过。因为各级政府官员们都知道水电开发的加速,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确实是太重要了。往往一个大型水电站所创造的清洁能源,可能就超过我们全国人民在风力发电上几年的投入。有人说只是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支持水电企业的快速开发,而中央政府并不支持。其实不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不存在根本的利益冲突。积极开发水电不管是对地方、中央以及全世界都有利的,它也是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确定下来的全球发展方向。

3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