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环资委法案室原主任孙佑海:硬发展是死道理,科学发展才是真道理
最近一段时间,陕西省凤翔县、湖南省武冈县等地相继发生“血铅事件”。有专家表示,我国已经进入一个环境公害高发期,污染企业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日渐凸显,因环境污染对社会稳定造成的危害日渐凸显。
但长期关注环境问题的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环资委法案室原主任孙佑海却发现,在这类污染事件中,有两个“细节”问题值得关注:
一是“出事”的企业往往都是当地招商引资项目和纳税大户,他们在距离居民点或者水源地很近的地方建厂开工,
二是群众在当地卫生或环保部门所做的检测总是显示为指标正常,与他们到外地做出的检查结果往往相差甚远。
在日前召开的“2009环境保护基层论坛·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论坛上,孙佑海对CBN记者表示:“我国地方经济要进行跨越式发展,必须处理好发展与环保的关系。”
孙佑海说,陕西凤翔县和湖南武冈县等地发生的儿童血铅超标事件和近期江苏盐城等地区发生的严重水污染事故说明,漠视环保求得发展,不顾环境引进项目,不仅免不了要还“旧账”,还可能付出更大的代价,使得发展没有可持续性。
CBN:环境污染事件频发,与地方政府有哪些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孙佑海:近几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举世瞩目,在国际上的地位显著提高,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也取得很大成就。但不容忽视的是,有的地方在大干快上的同时,却将环评制度形同虚设;有的地方政府放任地方保护主义,出台各式各样的“土政策”,干扰环境执法;有的地方政府行政不作为,对环境违法企业放任自流;有的地方政府忽视环境规律进行盲目决策,致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损害等。
如何在发展本地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些地区的领导同志对此还缺乏正确的认识。认真分析上述一桩桩环境污染事故,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事故的背后,往往都蕴含着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同志的强烈的GDP冲动,蕴含着强烈的追求短期政绩的愿望,从而导致少数地方政府在利益驱使面前和错误的政绩观下做出错误的决定和妥协。
CBN:但目前对一些地方来讲,“发展是硬道理”。这一点,在某些政府官员来看,这是当务之急。
孙佑海:对“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话应该更加理性地看。事实上,发展是硬道理,不发展没道理,硬发展是死道理,科学发展才是真道理。
从保护环境的角度看,我们要充分认识“硬发展是死道理”这一判断。发展经济一定要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土地征收、城市拆迁、招商引资绝不能超出本地资源和群众的承受力。如果地方税收大幅度跨越的背后是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健康受损,那样的发展无疑是杀鸡取卵,短期取得的发展成果必然像沙滩上盖起的大厦一样在某一个时间“点”轰然倒下。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