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品牌故事 » 正文

神州数码郭为:做一家想死都难的公司

发布时间:2011年7月28日 来源:互联网

....

  

  11月15日,神码的股价一度冲过6港元,收于5.90港元。郭为表示:“未来的三到五年,我们要向IT服务全面转型。”


  在六年前,郭为就说过这句话,不过并不是太成功。“以前的转型对于神码来讲是换服装,这次的转型是换骨”,郭为说。


  六年辛苦路


  “这一次与上一次不同,大家达成了共识。”郭为微笑着用坚定语气回应了本报记者的疑惑,他相信这一次转型,不仅是自己很坚定,他的团队都认定了这个方向。


  2001年,郭为带着神码从联想分拆出来,当时涉及的业务是三大块:分销、系统集成和软件。那一年,麦肯锡为神码提供三条可以选择的路:一是通过电子商务改造分销体系,成为供应链管理型企业;二是由渠道分销前移,成为合同制造企业;三是转型IT服务。郭为选择了比较激进的第三条路,他心中的榜样是IBM。但那时中国对IT服务的理解并不深,包括郭为自己。


  软件向服务的转型是很容易的事,因为软件的本质就是服务。所以神码软件部门很快就变成了IT服务部门。但在这块业务上神码估计的过于乐观,有点操之过急。在转型中规模很小,而且连续亏损。支撑公司发展的分销部门难免会有些意见。


  最大的困惑是在分销业务上,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都认为向IT服务转型的未来,分销业务慢慢会变得不再重要。现在支撑整个公司的分销是用自己赚的钱培养新业务,等IT服务的翅膀长硬了,分销也就失去价值,可能会从神码的体系中消失。分销成为转型过程中矛盾最突出的一块,方向也最不明确的一块。


  在转型的过程中,神码必须还要兼顾规模的快速增长。因为在2001年从联想分拆出来的时候,神码跟联想的规模有一定差距。郭为当时决心带着神码人要再创造出一个不叫联想的“联想”。他们用五年时间,把营业规模从133亿元做到了200亿元,跟分家前的联想规模相当。在对规模的追求中,神码走上了弯路,一度不断加新产品线,还想尝试做自有品牌手机、PC。

3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