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人物访谈 » 正文

全面推行“河长制” 持续治理水污染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27日 来源:四川日报

....

    [主持人]田映丽


    主持人:内江市推行“河长制”水污染治理模式的实施背景是什么?


    嘉宾:内江市有沱江等众多河流经过,这不仅是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的重要来源,也是内江市民的重要饮用水源。作为传统老工业城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压力很大。


    2009年,为让老百姓吃上“放心水”,内江市推出“河长制”治理模式。具体来讲,市级层面成立了主要河流水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实施“一河一策”、“一河一长”每条河流确定一名“河长”,“河长”对所负责的河流治理负总责,市级联系领导、市级联系部门进行指导、督促、协调,河流涉及乡镇的乡镇长对所辖区域的河段负责,初步形成政府主导、环保牵头、部门协同、市县乡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


    主持人:在“河长制”推行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措施?


    嘉宾:一是细化任务,构建各级各单位层层负责的领导机制。从一开始,就提出用三年时间对全市范围内的沱江干流、濛溪河等8条河流进行综合整治,并明确细化了要实现的水质总体目标和分年度水质目标;二是全面推进,构建流域综合治理机制。明确了三年总体治理任务共307个项目,涉及工业污染治理、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医疗废水治理、畜禽养殖场治理、屠宰场治理、水产养殖治理、农村沼气建设等8个方面;三是突出重点,探索适合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的建设运营机制。推广采用投入省、运行费用低的无能耗组合式人工湿地、人工快渗等工艺;四是强化督查,构建激励奖惩机制。


    主持人:三年来取得了哪些成效?


    嘉宾:“河长制”实施三年来,通过对全市8条河流的综合整治,污染减排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十一五”期间,内江市共削减化学需氧量7310.13吨,二氧化硫79106.1吨,工业污染物排放大幅度减少。2010年到今年9月,沱江出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Ⅲ类水质标准;濛溪河和球溪河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小青龙河、大清流河、乌龙河大多数时段达到Ⅲ类水质标准;隆昌河、威远河水质也均有一定程度改善。


    主持人:有哪些经验和体会?


    嘉宾:主动谋划,持续深入把水污染防治工作开展下去,科学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为“实现新跨越、建设新内江”营造一个“水清、岸绿、景美”的发展环境。


    通过“河长制”的实施,我们深感水污染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综合工程和基础工程。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在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上多下功夫,逐步完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治理设施,提高生活污水收集率。


    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水污染治理是一项长期工程,今后将进一步深化工业企业、农村面源、生活污染治理,加强建设项目管理,加强污染物排放监管。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