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中国清洁生产已有18年仍在起步阶段徘徊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16日 来源:财新网

....

  施行八年之后,中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终于启动大修。


  在全球范围内,清洁生产被看做是污染防治的最佳模式。与污染发生后进行末端治理不同,它倡导从源头做起、预防为主、全过程控制,最终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


  西方发达国家经历数十年工业污染,在环境方面付出沉重代价之后,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走出“先污染后治理”的泥潭,其法宝便是清洁生产。


  2003年1月1日,《清洁生产促进法》实施,中国由此成为全球首个颁布该法案的国家。然而,2010年8月,中国实施清洁生产17个年头之后,全国人大常委会给出的评价却是:还处于起步阶段。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在书面报告中指出:中国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比例明显偏低,2003年至2009年,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工业企业仅占全国工业企业总量的0.15%。


  清洁生产主管部门内部人士亦承认,中国各级政府和工业企业对清洁生产认识不足,多停留于口号和形式。此外,资金和技术的短缺也让清洁生产举步艰难。


  业界一致的看法是,在中国经济数十年腾飞的背后,环境污染已遍布江河湖海,“先污染后治理”的西方老路已然走到头。清洁生产,已是当下中国必须选择的前进道路。


  此次大修法案,是否会成为中国清洁生产的契机?


  仍在起步阶段


  2011年7月,在环保部清洁生产中心从事研究工作的马妍,到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调研时看到了蓝天白云。这改变了她对佛山污染严重的印象。


  “佛山陶瓷行业是中国清洁生产较好的范例之一。”马妍对财新财新《新世纪》说。


  广东佛山素有“陶都”之誉,曾汇集350多家陶瓷工厂,同时也曾是大气污染严重、酸雨频发的“重灾区”。出于被迫,这个行业启动了清洁生产。


  可以观察到的效果是:一家曾多次偷排废渣的陶瓷厂,通过研发瓷砖中混合废渣的技术,达到目前在其六成产品中有效利用废渣,最高掺入量可达到60%;一家知名陶瓷企业研发出陶瓷薄板技术,陶瓷厚度不到普通陶瓷板的一半,综合能耗下降59%,废气排放可以减少69%。不仅如此,其原材料节约了75%,物流费也下降了一半。


  然而,像佛山陶瓷业这样的范例并不多。


  2010年5月至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先后赴黑龙江、湖南、山东和陕西等四省,开展《清洁生产促进法》的执法检查。执法检查组后来指出,该法实施后,全国公布的应当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重点企业数量,从2004年的117家增加到2008年的2789家;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重点企业数量从77家增加到2027家。


  尽管如此,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工业企业仅占全国工业企业总量的0.15%。


  在强制性审核企业总量方面,中国有的省份累计公布的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数量,占符合《重点企业清洁生产行业分类管理名录》企业的比例不到十分之一。此外,清洁生产审核提出的中高费方案实施率偏低。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工业企业清洁生产中高费项目的实施率仅为41.7%。

3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