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品牌故事 » 正文

“中国肯德基”圣农傅光明:鸡肉是这样炼成的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10日 来源:《IT经理世界》

....

  在傅光明的养鸡世界里,先有蛋。1983年他下海创业,选择养鸡纯属偶然,因为看到报纸上说有人养鸡致富。他千里迢迢奔赴湖南,带回鸡蛋600枚,却只孵出一只公鸡。


  公鸡不生蛋,怎么办?傅光明只能再次出发,最终在上海松江购得1200枚鸡蛋,孵出400只鸡,从此开始了他长达26年“蛋生鸡鸡生蛋”的养鸡生涯。


  在福建和江西交界处的光泽,傅光明的圣农集团几乎成为这个小城的代名——直观的看,这是一个中国标准小城镇里最现代化的部分;政府数据说,圣农创造了光泽全县gdp的1/3,全县规模总产值的2/3;圣农自己人说,每3个光泽人,必有1人有亲戚在圣农工作。


  并非易事。不仅是因为599只废鸡蛋,还因为傅光明所在的福建光泽几乎没有养鸡传统。这里地处风光秀丽的武夷山脉——只可惜所有秀丽风光都在2小时车程开外的武夷山市境内,留给光泽的只有“山沟”二字。林场伐木,是过去数十年来光泽经济的主体,在保护森林禁止砍伐的大背景下,光泽可能的命运可以参考毗邻的江西资溪——那里也是傅光明的家乡——农民靠种烟叶走到小康,住上了2层砖房。


  但毫无经验,缺乏产业基础的傅光明,不仅研究明白了那599枚鸡蛋孵不出小鸡的原因是放置时间过长,更重要的是,他建立了国内唯一从饲料加工、种鸡养殖、种蛋孵化、肉鸡饲养、屠宰加工到产品销售的一体化自养自宰生产模式。用傅光明的话说,是“农业的工业化生产”。


  颠覆“公司+农户”


  李文迹对光泽乡下每条路的熟悉程度堪比gps。他正带我们去看他的养鸡场,他开着广本飞也似地穿行在光泽的田间地头,我们在后面咬牙追赶,生怕一个转弯就把他跟丢了。这位圣农集团的副总裁和总兽医师,是1988年作为圣农引进的第一个畜牧专业大学生进入集团的。


  除了兽医老本行,这位圣农功勋赫赫的元老级人物如今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管理养鸡场,在光泽境内寻找更多合适的地点来建造养鸡场。事实上,即使是圣农内部人士,没有李文迹的带领,就算看到了圣农养鸡场那标志性的蓝色屋顶,也不一定找得到路。


  车子在一个岔路口,突然转向一条碎石块堆起的小路,显然是大卡车压出来的路,两边低中间高,很明显听到小车底盘被刮蹭的砰砰声。转过一个山口,路的尽头蓝色屋顶的鸡舍整齐排列,三面环山,周围看不到住家甚至是人影。这里是已经投入使用的养鸡场,平时只有运送鸡饲料和送雏鸡进肉鸡出的卡车才能进出。


  李文迹介绍说,圣农兴建养鸡场,有一些基本的标准:人迹罕至;方圆1.5~2公里之内不能有村庄,更不能有禽类养殖;距离圣农的其他养鸡场也有距离上的要求;最好像这样三面环山,可以有效利用山体的天然阻隔;鸡的饮用水全部来自地下60米的地下水。最核心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受到外来的污染,避免感染疾病。


  据了解,每一个鸡舍都可以养3万只鸡,这些鸡基本上秉承差不多年纪的在同一个饲养场,并同时出栏的原则来饲养;同时,由于全部采用机械化运作,自动供水,喂料,通风和保温,因此一个鸡舍只需要配备一个饲养员即可。就是这个饲养员,在肉鸡养殖的5~6周周期内,不允许离开饲养场。顺便说一句,为了体现人性化,常常把夫妻二人同时安排在一个饲养场工作;但饲养人员必须在离家较远的饲养场工作,以避免擅自离开饲养场对鸡可能造成的危险。此外,鸡只出栏后,饲养场和鸡舍都要采取封闭措施,空置数日进行消毒和净化,才能允许下一批次饲养开始。


  这里,正是圣农产业链中最与众不同的地方。事实上,中国的畜牧业多年来一直延续一种“公司+农户”的产业模式,企业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并帮助农户解决技术等各方面的问题,但这种相对松散的结构,很不利于食品安全的控制——中国乳业的集体沦陷正是对这种模式最好的反思。在养鸡行业里,更多的企业选择“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将农户集中起来,并实行“统一供雏、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的五统一政策,尤其是身处具有丰富产业资源地区的企业大多作此选择。和圣农这种完全公司自养的模式相比,投资相对小,因此发展速度较快。


  圣农公司的招股说明书中,这样描述自己的产业特点:“中国的白羽肉鸡生产加工企业主要有本公司、正大集团、大成食品(亚洲)有限公司、山东六和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新昌集团有限公司、青岛九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诸城外贸有限责任公司、吉林德大有限公司等。除本公司外,其他企业以采用基地饲养的合作经营模式为主。”


  为什么这些企业不选择圣农的“公司养殖,公司屠宰”的模式呢?原因在于其他企业基本都在山东和东北,那里有大量养鸡农民,是养殖大省,有采用“公司+农户”模式的基础。当地政府鼓励企业这么干,因为可以解决大量农民致富问题。此外,国内没有养鸡行业标准,对鸡肉质量要求不高,而且中国鸡肉消费巨大——只要不发生禽流感,根本不用担心销售。

3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