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单机除尘器维护管理要求清灰与技术发展
锅炉单机除尘器技术已经发展成熟,主要技术水平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单机除尘器技术在火电厂等高温烟气除尘治理应用领域应用较为成熟。由于除尘机理的限制,单机除尘器技术的除尘效率已难有较大提高,新建静电除尘系统一般可以控制其排放浓度在100mg/m3左右。同时,除尘效率因受烟尘比电阻变化影响大,在实际运行中,燃用燃料的不确定性致使工况烟气参数偏离设计值,从而导致烟尘排放浓度往往远高于设计的排放控制值。随着国家对烟气污染控制要求不断提高,对微细粉尘的排放要求日趋严格,单机除尘器技术正面临着严峻挑战。
与单机除尘器技术相比,袋式除尘技术起步较晚。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消化吸收,我国的袋式除尘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种袋式除尘器技术日趋先进、完善和齐全,滤料技术、清灰技术、配件等已逐步形成产业规模,部分袋式除尘设备性能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经过袋式除尘过滤的含尘废气,烟尘排放浓度已经可以达到5mg/m3,且投资、运行维护费用逐步下降,滤袋寿命不断延长。随着我国对烟气污染控制的要求不断提高,袋式除尘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单机除尘器由灰斗、上箱体、中箱体、下箱体等部分组成,上、中、下箱体为分室结构。工作时,含尘气体由进风道进入灰斗,粗尘粒直接落入灰斗底部,细尘粒随气流转折向上进入中、下箱体,粉尘积附在滤袋外表面,过滤后的气体进入上箱体至净气集合管-排风道,经排风机排至大气。清灰过程是先切断该室的净气出口风道,使该室的布袋处于无气流通过的状态(分室停风清灰)。然后开启脉冲阀用压缩空气进行脉冲喷吹清灰,切断阀关闭时间足以保证在喷吹后从滤袋上剥离的粉尘沉降至灰斗,避免了粉尘在脱离滤袋表面后又随气流附集到相邻滤袋表面的现象,使滤袋清灰彻底,并由可编程序控制仪对排气阀、脉冲阀及卸灰阀等进行全自动控制。
脉冲单机除尘器采用分室停风脉冲喷吹清灰技术,克服了常规脉冲除尘器和分室反吹除尘器的缺点,清灰能力强,除尘效率高,排放浓度低,漏风率小,能耗少,钢耗少,占地面积少,运行稳定可靠,经济效益好。适用于冶金、建材、水泥、机械、化工、电力、轻工行业的含尘气体的净化与物料的回收。工业污染日益严重的现实,环保除尘技术也在不断地跟进。
最早期的除尘设备采用的是静电除尘器,随着排放标准的提高,出现了袋除尘;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设备的性价比显得尤为重要,袋除尘也就显露出不足之处。电袋复合技术应时而生,这种技术初期的表现大有替代静电除尘和袋除尘之势,成为国家发改委近几年指定性技术。经过近几年的实际运行结果来看,并不是人们预期的那样理想,它的本身也有着固有的缺陷,性价比也值得考究。藉此,人们希望能有一种更加先进、节能、高效、性价比高的除尘技术的出现,作为个人的理解,我以为移动电极是目前情况下最为理想的技术,它的出现会迎刃而解原有几种技术所固有的顽疾,达到我们理想的效果。
单机除尘器技术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1.单机除尘器的发展
我国单机除尘器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由鞍山焦耐设计院开始独立设计完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力、钢铁、水泥、有色、垃圾焚烧等诸多领域。最早期的袋式除尘器使用的滤料为普通工业机织布,个别高端应用场合采用工业呢。随着袋除尘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不同烟气环境给袋除尘器滤料提出了新的要求,袋除尘器滤料与袋除尘技术互为依托,相辅相成。早期我国的滤料大多采用进口的,经济昂贵。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开始了滤料的国产化进程,也逐步发展了从绒布、机织布到针刺毡、特种针刺毡、功能化滤料等诸多品种。袋式除尘器最大的优点就是除尘效率高,在实验室高达99.9999%,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达到99.99%,烟尘排放浓度达到10mg/m3以下,甚至达到1mg/m3,基本上到达零排放。同时,袋式除尘技术的分级效率也很高,对PM10、PM5、PM2.5等微细颗粒物都有很高的捕集效率。
2.单机除尘器存在的缺点
1)对于高温气体,必需采用降温措施。
2)接收粒径大的含尘气体时,袋较易磨损。
3)阻力较大,一般压力损失为1000~1500Pa。
4)对于不同类型气体,应选用相应类型的袋;且需要常常更换袋,袋消耗量较大。
5)收集湿度高的含尘气体时,应采取保湿措施,以免因结露而造成"糊袋",因此袋除尘气对气体的湿度有一定的要求。由上所述可知,虽然袋除尘器一次性投资较电除尘器成本低,但在运行中的维修消耗费用大大增高。基于这种情况,就为电除尘与袋除尘复合一体化技术创造了条件。
沧州龙净除尘设备有限公司(http://www.hbccjx.com)主营锅炉布袋除尘器、布袋除尘器、脉冲除尘器、袋式除尘器等,除尘器的工作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除尘系统的可靠运行,还关系到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车间厂区和周边居民的环境卫生、风机叶片的磨损和寿命,同时还涉及有经济价值物料的回收利用问题。因此,必须正确地设计、选择与使用除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