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人物访谈 » 正文

实录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刘志全谈环保科普

发布时间:2011年5月19日 来源:人民网

....

  主持人:为什么这样讲?

  刘志全:第一是我们没有基层的专门环保机构,没有专门在农村从事环保的队伍。第二是科学文化、信息,以及农民整体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现在我们也是通过环保科普工作提高农民的整个环保意识,提高自觉推动环境保护的工作,也是既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也促进我们国家农村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主持人:其实从您的谈话中我们感觉到农村环境保护确实非常重要,像您刚才提到动物的粪便、秸秆等等,如果利用好的话,是变废为宝的东西,如果利用不好的话,会成为污染源。刚才您介绍了农村环境保护科普工作的重要性,下面能否与我们谈谈目前开展了哪些工作?

  刘志全:目前针对农村环保科普工作做了顶层设计,从顶层上系统梳理我们在农村科普上主要开展什么工作,我们搞了一个计划,“十二五”形成了农村科普工作的计划进行了系统梳理。首先要强化开展农村环保科普作品的创作,近年来我们部门和中央电视台也联合拍摄制作了《国家级生态村》系列电视专题片;编制了《农民家庭节能环保小窍门》、《农村环境与农民健康》、《农村环保科普知识》、《化肥使用环境安全技术导则》、《农药使用环境安全技术导则》及其挂图、宣传册等环保科普作品。并且设立了环保科普奖,我们收集各类的科普作品和创作,然后向社会扩散,这是第一个方面,从创作源泉,从作品创作上推动。

  第二方面,我们开展了环保科普人员的培训,在这个方面,一个是加大农村党政领导干部的培训,比如说县长、县级领导,从领导抓起,特别是针对我们对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的8个示范省(区、市)进行了连片整治技术培训。对50多个县级党政领导干部进行培训,对乡镇领导干部进行农村环保培训,对领导干部培训、农村乡镇村领导干部培训,对农民进行环保培训,培训他们一些实用的技术,培训他们对环境健康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和农村专门的实用技术、技能的培养。我们在科普人员培训方面开展农村环保科普宣传教育这种试点。我们部里正在按照国家国务院批准的农村“以奖促治”的工作,我们部里在各种媒体上加大媒体方面的宣传。

  主持人:“以奖促治”,是怎样的?

  刘志全:“以奖促治”是通过对农村进行治理,村庄进行整治,整治之后中央资金予以补助、地方资金也予以补助,就是说你只有治好了,中央、地方资金都要给予经费上的支持,这样促进农村的治理,包括刚才说到农村水污染处理、垃圾的收集处理,使得农村环境优美。包括组织大学生深入到基层开展农村环保科普教育的试点。这是第二方面开展环保科普人员培训。

  第三方面,大学生志愿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我们从2007年以来,我部启动开展了“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组织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大规模深入到我国边远山村开展环保科普活动,共有9000多名志愿者参与了寒暑假农村环保科普活动,活动遍及全国4500多个村庄,发放挂图、宣传册,举办各类活动近千场。从2006年以来,我部组织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先后与河北、青海、新疆、重庆、江苏、云南等地的环保部门和环境科学学会合作开展大型农村环保科普活动,包括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包括“十百千”宣传教育活动、“进乡进村进校”暨三江源地区生态环保科普活动等系列活动。

  主持人:可以看得出来非常丰富。

  刘志全:通过这些活动推广环保知识的普及和扩散。

  第四方面,开展农村环保科普主题活动。这项活动主要是配合我部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实施,比如说我们针对太湖作为我们治理的重点,我们针对太湖开展“还一湖碧水 建和谐家园”的品牌活动。针对滇池,在2010年6月,我们在云南滇池流域举办了“让滇池休养生息,还高原明珠风采”系列科普活动,先后举办了多场科普培训和科普报告,环保科普人员与村民制定村规民约,并由村民投票通过。群众的自主性和参与性的活动。科普人员还组织了展板展出,发放宣传单、有奖问答、环保志愿者宣传队演出、发送环保袋,志愿者环滇宣传等一系列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环保科普活动。这些活动通过小学生,小手拉大手,让小学生进行环保科普宣传,让小学生回家进行科普宣传,科普意识从孩子抓起,我们认为这也是很好的模式,我们下一步想进一步扩展和推动这种模式。

  第五方面,我们除了面上抓,我们还具体抓了农民科学素质试点村。在北京市平谷区大兴庄镇西柏店村作为全国十个农民科学素质试点村,由我们部、中国科协负责推动这个农民科学素质试点村的整体试点。我们帮助村庄解决村委会提出的沼渣沼液污染治理难题,我们派专家帮助解决技术问题。我们联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北京市平谷区环保局为西柏店村制作“环保科普长廊”,长廊设在村委会广场,让老百姓既能够休闲,又能够了解环保的知识。我们还不定期的推动更新有关的内容,变成了一项长效化的措施。这个村是我们一直联系的一个点,在北京附近。

  第六方面,我们开展了科技列车行活动。这项活动历时五年了,从2005年到2010年,我们部会同科技部、中宣部等部委共同主办的“振兴老区、服务三农——科技列车行活动”,五年多分别赴井冈山、延安、大别山、贵州、长白山等革命老区开展环保科普宣传,推动地方农村环保科普活动的开展。主要是通过科普图书、光盘、电影、短片的形式,发放到农村,并且帮助他们进行培训。

  我们按照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里面赋予我们部里的职责,我们全力推进这项工作,我们部里开展这项工作也是环境保护法和国家出台的科普法,赋予我们部推动这项工作的职责,下一步我们在这项工作上还可以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

  主持人:可以看出来,我们的监管部门也是在环境保护、科普工作普及性,下大力气让它更多样化,参与性更强。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举办科技周活动第二个十年的起始之年。2011年科技周已于5月14日拉开帷幕,在这次科技周上,环保部结合科技周开展了哪些环保科普活动?

  刘志全:我们部每年都是环保科技周的主要参加单位,会同科技部、中宣部等有关单位共同推动这项工作。在今年科技周中,我部今年科技周的一个亮点是,我们以最新发布的《化肥使用环境安全技术导则》和《农药使用环境安全技术导则》,以这两个为题材拍摄了“老王种菜记-科学使用农药和化肥”农村环保科普宣传片。而且这个宣传片是我们首部环保科普的电影宣传片,将会同科技部在科技周期间,在5月19日,我们在怀柔区联合举办宣传片的播放启动仪式,而且就在村里启动播放意识,并且通过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农村电影播放平台,在全国2万多个村庄进行放映活动,惠及500万农民。这是我们这个活动的亮点。

  另外我们部里向科技活动周组委会推介和推出一批环保科普作品和影像作品,包括《新农村环境保护读本》等6部科普图书以及《从摇篮到摇篮-日本循环型社会建设实录》等4部影像作品。

  第三方面,我们会同科技部、中宣部积极参加“振兴老区、服务三农——科技列车沂蒙行”活动,发车当天我也参加了送行的活动,晚上10点半,各个部委的有关领导、志愿者、去列车行的各方面的专家、媒体代表、工作人员,晚上10点多在北京火车站送行出发去沂蒙革命老区开展这个活动。而且这两年各个媒体也进行了报道,我们派专家、科普宣传工作者,提供相关的科普图书、杂志以及影像作品。这是这次科技周的活动。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了环保科技宣传片的情况,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具体是怎样的?

  刘志全:科普宣传片过去也拍过一些,我们拍的都是光盘、VCD、电脑上可以播放的,或者是一些简短的视频,这次我们是拍一个小的短片电影,拍一个小故事,使它融入生活,使它易于接受,用生活化的语言来宣传。这么多年我们通过环保科普宣传,我们也感觉到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只靠我们写写书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创新模式、创新形式,因此除了过去各种志愿者,除了图书、环保课堂、文艺表演等活动之外,不能仅仅局限在送材料、贴挂图、搞讲解的模式,随着国家惠民文化下乡,我们和中影集团沟通,了解到他们专门有一个农村数字电影下乡放映计划,这项计划也得到了国家财政部的大力支持,我们由此萌生出了拍摄农村环保科普电影片的想法。实际拍摄这个片是一个尝试,如果放映效果非常好的话,我们下一步来会坚持下去继续推动。

  下面我想介绍一下环保科普宣传片的一些具体情况,我们想农村的问题很多,刚才一上来我就讲了这方面的问题。但太泛泛地说,好象又不太好,太空洞、太泛,我想针对2010年3月和7月分别发布的两项技术导则,即《化肥使用环境安全技术导则》、《农药使用环境安全技术导则》,以这两个标准为题材,指导农民科学使用化肥、农药,防治农村环境污染,保证农产品安全,我们觉得两项标准具体性、针对性强,应该会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为此我们把这两个标准做成宣传册和挂图发放到农村,为农民科学生产提供指导。为更大范围的宣传和普及这两项标准,我们把这两个标准为题材,通过故事化的内容,向广大农民讲述科学、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的重要性和好处。

4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